俊才首页 > 岗位职责 > 在职场,我劝你不要做个老好人

在职场,我劝你不要做个老好人

2018-10-22 14:56:00 来源: 互联网

有个词叫“老好人”,指那些凡事迁就别人,有求必应,甚至缺少原则的人。初入职场的你,总希望给同事留下好的印象,也害怕拒绝之后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,于是慢慢变成所谓的“老好人”。


 

要不要拒绝?怎么拒绝?本文为你一一解析,看完让你恍然大悟~

01

 

与其说自己是老好人

不如说是对工作没自信


 

最近收到一封读者咨询信:


“我最近职场关系处理得很不好,感觉特别累,很多同事总是把很多事丢给我,连打印这种事都随口叫我去做,我不知道怎么拒绝,这算不算职场上的“老好人”症?我该怎么办呢?


职场老好人,几乎是每个职场菜鸟都会遇上的困扰。


 

 

几年前,我刚进入职场,就长了一次当“老好人”的教训。

 

那时我是新手一个,啥东西都想学习,要学习。单纯地觉得,没事儿多帮帮同事的忙,跟同事处理好关系,以后他们也会多帮帮我。

 

我的上司每天给我布置的任务其实不少。有一次,我们团队一个比我早来两年的小姑娘,说自己有个报告没有完成,她手中还要改资料,让我帮她把报告整理下。

 

我呆头呆脑就答应了,那天上班花了不少时间帮她做事。

 

晚上七点,要汇报工作,我的任务没有完成,上司直接问我为啥没有完成任务。

 

我傻傻地说在帮谁谁,上司直接质问:“是老板给你发工资还是她给你发工资?你问她你帮她完成工作,她的工资能不能分你一半?你自己的工作没有完成,要不是你无能,要不就是你不知道规划时间,怪谁?”


 

而我帮忙的那个同事,在一旁看都不看我一眼,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。

 

我当时委屈得眼泪刷的一下落了下来,事后,上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:


 

“职场是注重工作效率,注重个人价值的地方,不是来交朋友谈感情的场所,职场不需要你花费精力做老好人,否则你会忘了你的本职工作。”

 


 

每个职场老好人的心底,大致藏着这些无法言说的话。

 

 


 

 

说到底,“老好人症”其实是一种人际问题,因为过分在意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,才得硬着头皮接受来自同事的不合理要求,希望借此也能得到工作上的其他帮助。


 

与其说是在人际关系上出了问题,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。

 

要知道,真正厉害的人,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,优先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,再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去帮助其他人。


 

02

 

三种职场老好人

你中枪了吗?


 

美国作家布莱柯曾经在《不懂拒绝的老好人》一书中提出,一个人之所以会愿意去做老好人,是因为他们总想着取悦别人,也叫做“取悦症”,就像心理学中的“讨好型人格”。

 

“取悦症”有三个心理要素——思维、情感、行为。它们相互联系,互为彼此的原因和结果。


 

比如,畏惧情绪导致了自我强迫,而这一行为又被扭曲的思维所支持;焦虑引发逃避行为,而这又呼应了有缺陷的思维。而在这个“取悦三角形”中,思维、行为、情感衍生出三种类型的“老好人”。

 

“认知型”好人的人生准则就是获得所有人的喜欢,他们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。


 

“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,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,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,觉得我好,也会敬重我,重视我。”


 

这一类人,首先要理解和纠正的是取悦他人的心态。摆脱依赖于他人看法而取得自我认可的满足感。


 

 


 

“习惯型”好人很少说“不”,自己做得要死要活,却不愿给他人施加压力,然后疲于奔命,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。


 

他们这种自我亏待的模式不仅伤神伤身,而且往往会伤害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。对于“无私”的好人,首先应当打破“盲目利他”的习惯。

 

 

 

对这类人来说,取悦症是因为逃避导致的,他们要逃避那种“害怕”的情感。在今天职场中出现的老好人,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逃避策略,意在保护自己。

 

他们认为,顺从是最好的处世法则。然而,真正的顺从,是在为人处世中跟从自己的内心。

 

治标不治本之处在于,这类老好人从不给自己机会去处理愤怒、应对冲突,结果是轻易地把控制权交给了那些操纵自己的人。


 

由于逃避模式会持续,恐惧感也会加剧,陷入恶性循环。


 

03

 

拒绝成为职场老好人

还要远离身边的老好人


中国是个巨大的“人情社会”。有网友总结了中国式的八大宽容:

 

大过年的、人都死了、来都来了、都不容易、还是孩子、岁数大了、为了你好、习惯就好。

 

因此衍生了一批中国式“好人”,他们总是奉劝别人要宽容,要善良,要善待弱者。


 

说几个你应该很熟悉的场景:


 

 


 

 

郭德纲说过一句话:


 

“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,你要离他远一点。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。”

 

反观职场上,我们一样要远离那些打着“要多帮助同事、不要计较小事、做得多也学得多”等旗号,来劝自己无底线接受超出本职工作的人。


 

在职场上,你的价值是为你本职工作付出智慧、精力和时间,而不是为了其他懒惰的同事买单。


 

职场生存法则跟丛林法则一样,创造不了价值的人注定被淘汰,记住你本职该做的事情。

重点来了,如何衡量来自其他同事提出的帮助是否合理,如何合理拒绝呢?


 

可以参考以下3点建议:


 

 


 

当别人向你提出一个要求时,我们内心中会迅速升起情绪,也许是抵触,也许是兴奋,这种情绪会让我们过快的做出判断,以至于没有用心听求助者的述求,这时无论你是否答应对方,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。


 

如果你对新的要求存在疑问时,尽管提出来,在对方回答你的时候,你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,同时也显得很有礼貌,最重要的是,你为自己争取了思考的时间。


 

 


 

  • 别人本应自己该做的事情。

  • 没有经过思考,就直接来找你的事情。

  • 任何你试图只为了取悦他人而去做的事情。

  • 任何你怕别人不高兴的事情。

  • 除非你做完了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,否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支出。


 

 


 

大部分人碍于直觉拒绝会得罪他人,所以总是闪烁其词地回复:“恩,呐,我再考虑一下吧”“我回头再答复你”。


 

这样留给对方希望,最后又拒绝别人的行为反而更容易得罪别人,还拖延了对方解决问题的时间,既然一开始就觉得困扰的问题,为什么不简单明了地拒绝呢?


 

给你一个拒绝模板参考:“因为XX原因,我没办法答应你的要求,你或许可以……”


 

  • 如果你不想说出自己的理由,或者感觉把理由埋藏心底会比较好,那就直接说不,没必要做过多的解释,因为你的理由别人其实根本不关心,当你拒绝他时,他的脑海里可能已经在盘算着下一个去找谁帮忙了。


 

  • 末了,如果你觉得对方提出来的问题,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者有更好的其他人选,都是可以推荐的,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也。


 

在职场上要想获得尊重,靠的是你的人格和为公司创造的价值,而不是靠你随叫随到可以无原则、无底线的帮助人。
 


 

每一次的职场选择和交互,都是对自己人生的判断和投射。职场纷纷扰扰瞬息万变,愿你守住原则和底线,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强者,而非人人可以随意驱使的庸人。


 

与君共勉。